Search


長輩疼孫、愛孫人之常情,但到底是疼孫還害孫,傳統偏方跟現代醫學的取捨,真的要好好溝通。<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長輩疼孫、愛孫人之常情,但到底是疼孫還害孫,傳統偏方跟現代醫學的取捨,真的要好好溝通。
 
最常聽到長輩的一句名言就是,你們以前還不是我這樣帶大的。
 
以前是沒概念,無知最可怕,現在是知識發達,很多新手媽媽其實很快就能在網路上找到很多育兒寶典,來處理小孩的一些小問題,但這些寶典似乎聽在長輩的耳朵裏,都是不可置信,匪夷所思,認為只是單純不懂照書養。
 
舉凡,
寶寶不能吃手說會很髒
(你知道寶寶吃手是智力開發前兆嗎?)
  
太瘦一定是媽媽沒有養好
(每個人基因、吸收、成長速度不同,怎能相提並論)
  
明明不能吃的東西,老說吃一口沒關係
(萬一噎到,誰能馬上做的出哈姆立克急救法?
阿公還是阿嬤?還是只能硬挖或哭著喊救命)
  
貓狗毛很髒不能靠近小孩
(已經有許多研究說,小孩接觸毛小孩反而有益)
  
小孩要多穿點不然會感冒
(有一種冷叫做阿公、阿嫲覺得冷,小孩體溫本就比較高,都要得熱疹了還穿),
 
真的要寫很多媽媽隨手就能想出一個。
 
不是說老一輩觀念都不好,只是時代在進步,好的方法我們留下來參考,不正確的本該丟棄,而不是一味的照做,不是不尊重長輩,是不能開生命玩笑,明知道喝了某某偏方很可能會中毒,難道為了尊重長輩硬給小孩喝嗎?當然不可。
 
女人當媽媽之後,
就會自動啟動保護寶寶小孩模式,所以媽媽的地雷特多,常常一不小心,很多人就會誤踩,畢竟照顧的是媽媽啊,小孩的一切都是她要負責到底,旁人的意見如果她隨意相信萬一出了問題誰負責?鄰居、朋友、公公、還是婆婆?
都不是也,是媽媽要負責
 
何況照顧小孩真的不容易,三不五時還要聽長輩或旁人的風涼話,難免會沒有好臉色,長輩、先生們應該多鼓勵、多尊重,而不是倚老賣老,你要知道,
 
會生不代表會養,會養不代表會教,
所以別在[控制]照顧者怎照顧小孩了
 
要怎愛孫、疼孫都可以,
但原則就是「照顧」的最大,如果不能體諒,
那至少請閉嘴,放手讓媽媽自己育兒才是最正確的。
 
﹉﹉﹉﹉﹉﹉﹉﹉﹉﹉﹉﹉﹉﹉﹉﹉﹉﹉﹉﹉﹉
【歡迎分享,請勿盜文】
【未經授權,請勿任意使用,尊重原創、尊重自己】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工作邀約請洽:[email protected]
View all posts